对华美国贸易霾未掀波新征战阴后,1关间延税再税时散澜
在全球贸易格局的美国微妙平衡中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的对华一纸公告,再次搅动了本就波涛汹涌的关税中美经贸关系。当地时间7月30日,再掀USTR正式宣布,波澜原定于8月1日对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,新征包括电动汽车及其电池、间延计算机芯片和医疗产品等,后贸实施的易战阴霾大幅加征301关税措施,将至少被推迟两周。未散这一决定,美国无疑为中美贸易战的对华紧张局势投下了一枚暂缓的“烟雾弹”。 回溯至5月,关税美方公布的再掀四年期复审结果,如同一声惊雷,波澜宣布了要在原有基础上,进一步加码对华关税,涵盖进口的电动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电池、关键矿产、半导体以及钢铝、港口起重机、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。此举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,更让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雪上加霜。 然而,就在全球市场屏息以待之际,USTR却突然宣布,因需进一步审查收到的超过1100份公众意见,原定的关税实施时间表被迫延后。这一转折,不仅让业界人士纷纷猜测其背后的复杂考量,也再次凸显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。 值得注意的是,自5月28日启动公众意见征集以来,美国社会各界对于这一加征关税的决策反应强烈。而中方更是从始至终持坚决反对态度,认为美方此举无视国际经贸规则,将经贸问题政治化、武器化,严重违背了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多次重申,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,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措施,以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。 在此背景下,USTR的最新决定虽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,但中美贸易战的阴霾却并未因此消散。未来两周内,USTR将如何权衡各方意见,最终做出怎样的决定?中美贸易关系又将何去何从?这一切,都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欧盟“联合购气”平台正式启动
- 前7月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超22亿吨
- 去年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2.4万公里
- 5G演进升级稳步推进
- 舍弗勒集团举办全球"气候行动日"
- IEA:生物燃料是交通脱碳现实选择
- 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3000万辆
- 财政部在香港顺利发行2024年第三期人民币国债90亿元
- 日本免除多个对俄能源项目制裁
- 美国参议员指责国际能源署“偏离维护能源安全的核心使命!
- 欧元区和欧盟二季度GDP均环比增长0.3%
- 伊朗石油部长欧吉呼吁能源市场要去政治化
- 欧盟2022年平均风电比例为15.11%
- 7.5亿美元!美国拨款支持24个州的52个氢能项目
- 7.5亿美元!美国拨款支持24个州的52个氢能项目
- 7月外资净增持我国境内债券200亿美元
- 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会见欧委会能源委员西姆森,深化能源合作
- 美国参议员指责国际能源署“偏离维护能源安全的核心使命!
- 铁路货运市场量质齐升
-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首超燃油车
- 搜索
-